|
我公司在中國極地中心雪龍船上的渦動系統,為坎貝爾渦動新的三代設備IRGASON,另外還加了姿態儀來校正移動過程中風向和風速,還有一個裝在船舷上SI-111來測量海水表面的溫度。
草地上的是要裝在北極的浮冰上面的一套小氣象站,里面包含了電子羅盤(校正05103風向)和GPS(校時間和輸出經緯度便于找到氣象站位置)
本次科考的考察區域延續了前5次北極科考的傳統區域,包括白令海、白令海峽、楚科奇海和海臺、加拿大海盆等海區,這將有助歷次科考結果的分析和對比。據了解,本次科考的計劃考察時間為76天,總航程約11,057浬,預計9月24日回國。
中國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任、中國第6次北極科學考察領隊曲探宙表示,第6次北極科考是中國南北極環境綜合考察專項北冰洋區域調查「十二五」期間的*后一個航次。科考的主要內容是「北極的快速變化及其對中國氣候與環境的影響」。考察重點包括北極的海洋水文與氣象、海洋地質、地球物理、海洋生物與生態、海洋化學等環境要素的分布特征和變化規律。
曲探宙說,通過對兩個寒極的考察、研究和對比,人類有望盡快找到影響氣候變化的主要因素,從而科學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這一世界性難題。「與南極相比,北極地區周邊國家更多,這將有助于我們開展持續長時間的觀測。第6次北極科學考察將進一步增加我國北極地區現場考察的原始數據材料,促進我國對北極環境的整體評估和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