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司于近日完成了帕米爾高原陸氣相互作用觀測站的安裝調試,該站是隨我們參與建設的中國zui北通量塔-東北林大漠河通量梯度塔后,又一壯舉。我司很榮幸能參與到我國zui西的通量站建設,為祖國的氣候大數據貢獻一份力量。
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沙漠邊界層研究團隊和我司技術工程師冒著惡劣的雨雪天氣,歷經20多天的高原缺氧條件,于2017年8月1日在我國*西端的帕米爾高原塔什庫爾干縣紅其拉甫口岸,中巴公路左側(海拔:4605m)將35m梯度陸氣相互作用觀測系統安裝建設完畢。
建設地點南與巴基斯坦、西與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三國接壤,是我國“一帶一路”戰略中東聯西出、西進東銷的主要國際通道。整套梯度通量觀測塔的建立不僅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對新疆多種下墊面陸面過程及參數的觀測,而且可與南疆其他下墊面觀測站點組成監測網絡,用以探測南疆地區不同下墊面的物質、水熱通量、邊界層結構及地表能量收支過程,從而獲取不同下墊面陸面過程參數,揭示強天氣條件下陸氣相互作用和適應過程,這可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必要的氣象支撐保障。在科學觀測數據積累、支撐前沿科學研究、國際合作與交流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2017年7月26號WMO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助理張文建、中國氣象局綜合觀測司李麟副司長、新疆氣象局總工程師張杰等,在塔什庫爾干縣氣象局劉配安副局長和沙漠氣象研究所科研人員的陪同下,前往帕米爾高原陸氣相互作用觀測站進行參觀指導。
梯度塔對高原山地近地層氣象要素梯度變化、能量收支和湍流進行連續、全自動監測。主要觀測要素包括:7層空氣溫度、濕度、風向風速,大氣壓力,感熱通量,潛熱通量,動量通量和二氧化碳通量。7層土壤濕度、土壤溫度、土壤熱通量。四分量輻射、光合有效輻射、紅外地表溫度及雪深監測系統。同時監測能見度、降水量、降水強度及雨滴譜分析。
來源: 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 北京華益瑞科技有限公司